1997年
30 亩
12000平米
620余台
前天是世界骨质疏松日,今年的主题是“关注并减少骨质疏松风险”。日前,在中华医学会和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联手举办的科普讲座上,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徐苓教授强调指出,目前骨质疏松的治疗存在严重的“不治”、“乱治”现象,这给患者本人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。
有病不治,骨质疏松蔓延
2006年全球骨质疏松学术大会公布的数据表明,骨质疏松在我国已达到蔓延的程度。过去30年间,我国骨质疏松患者增加了300%,每年8800万患者的医疗费用至少需150亿元人民币。由于骨质疏松普遍被误认为是老化现象,再加上早期症状并不明显,约有80%的女性骨质疏松患者没有接受治疗。
有病乱治,骨头越治越“松”
在门诊,医生经常遇到一些因骨折而确诊骨质疏松的患者,他们往往单纯寄望于通过补钙来增强骨密度。少数患者甚至听信游医,乱用偏方,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。事实上,这都是非常不可取的。北京医院骨科黄公怡教授指出,“对付骨质疏松,如果患者不能在正确的时机采用正规的治疗方案,不仅无法治好疾病,而且还会让疾病加速恶化。一旦骨质疏松恶化至出现骨折,24%的患者会在一年内死亡,而50%会终生残疾。”
专家表示,引起老年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体内缺乏活性维生素D,资料显示,补充骨化三醇能使老年人脊柱椎体骨折发生率降低近70%,外周骨骨折发生率降低50%以上。